Page Header
數據載入中...
|
1.3特色教學資源橋接計畫
【1.3特色教學資源橋接計畫】之目標在於鼓勵教師開設具「做中學」教學單位之課程 及「磨課師」課程,並推動翻轉教學模式,提升學習動機及自主學習能力。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著重於知識上的學習,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「學習」,學習如何生活, 學習如何幫助自我成長及自我實現,也就是讓學生學得更好,讓學生學得更有成就感。 事例一、 以「自我探索:情緒管理與人際溝通」課程為例,在課程的設計與教學的實施, 除了引導學生在認知、技能、情意上的發展外, 更培養學生具有通識教育之「自我管理」及「人際溝通」之核心能力。 故主要成效為: 1.培養學生具知識力 讓學生能將課程單元主題之意涵應用於生活情境中, 並藉由課程漸進讓學生統整各主題概念成一完整邏輯系統, 進而達到知識實踐與自我內化的教學目標。 2.提升學生讀與寫的基本素養 於平台上傳小品文,讓學生透過「閱讀」、「悅讀」、「樂讀」,體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 並讓學生運用文字分享心得與交流,提升了學生讀與寫的基本素養,且成功解決生活問題。 3.情意表現力 培養學生察覺課程中與生活有關的問題,並分享解決的想法, 不但有助學生思考知識對個人的意義,更進一步提供學生學習尊重他人的機會。 4.培養學生具全人涵養特質 培養學生兼具理性與感性、個性與群性、理想與務實的優良「通識核心能力」, 以符應通識教育宗旨-「全人教育」。 5.培育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自己安排與規劃如何學習與活用所學,促進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,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。 6.培養學生具資訊力 善用ShareCourse網路學習平台提供之各項功能, 引導學生透過網路教學,增加學習與成長機會, 並能就自己的想法做出適當的表達(如作業區及小品文之分享)。 ![]() |